Python3网络爬虫开发实战
  • Introduction
  • 0-目录
  • 0.0-前言
  • 0.1-序一
  • 0.3-序二
  • 1-开发环境配置
  • 1.1-Python3的安装
  • 1.2-请求库的安装
  • 1.3-解析库的安装
  • 1.4-数据库的安装
  • 1.5-存储库的安装
  • 1.6-Web库的安装
  • 1.7-App爬取相关库的安装
  • 1.8-爬虫框架的安装
  • 1.9-部署相关库的安装
  • 2-爬虫基础
  • 2.1-HTTP基本原理
  • 2.2-Web网页基础
  • 2.3-爬虫基本原理
  • 2.4-会话和Cookies
  • 2.5-代理基本原理
  • 3-基本库的使用
  • 3.1-使用urllib
  • 3.2-使用requests
  • 3.3-正则表达式
  • 3.4-爬取猫眼电影排行
  • 4-解析库的使用
  • 4.1-XPath的使用
  • 4.2-BeautifulSoup的使用
  • 4.3-pyquery的使用
  • 5-数据存储
  • 5.1-文件存储
  • 5.2-关系型数据库存储
  • 5.3-非关系型数据库存储
  • 6-Ajax数据爬取
  • 6.1-什么是Ajax
  • 6.2-Ajax分析方法
  • 6.3-Ajax结果提取
  • 6.4-分析Ajax爬取今日头条街拍美图
  • 7-动态渲染页面抓取
  • 7.1-Selenium的使用
  • 7.2-Splash的使用
  • 7.3-Splash负载均衡配置
  • 7.4-使用Selenium爬取淘宝商品
  • 8-验证码的识别
  • 8.1-图形验证码的识别
  • 8.2-极验滑动验证码识别
  • 8.3-点触验证码识别
  • 8.4-微博宫格验证码识别
  • 9-代理的使用
  • 9.1-代理的设置
  • 9.2-代理池的维护
  • 9.3-付费代理的使用
  • 9.4-ADSL代理的使用
  • 9.5-使用代理爬取微信公众号文章
  • 10-模拟登录
  • 10.1-模拟登录并爬取GitHub
  • 10.2-Cookies池的搭建
  • 11-APP的爬取
  • 11.1-Charles的使用
  • 11.2-mitmproxy的使用
  • 11.3-mitmdump爬取“得到”App电子书信息
  • 11.4-Appium的使用
  • 11.5-Appium爬取微信朋友圈
  • 11.6-Appium+mitmdump爬取京东商品评论
  • 12-pyspider框架的使用
  • 12.1-pyspider框架介绍
  • 12.2-pyspider基本使用
  • 12.3-pyspider用法详解
  • 13-Scrapy框架的使用
  • 13.1-Scrapy框架介绍
  • 13.2-Scrapy入门
  • 13.3-Selector的用法
  • 13.4-Spider的用法
  • 13.5-Downloader Middleware的用法
  • 13.6-Spider Middleware的用法
  • 13.7-Item Pipeline的用法
  • 13.8-Scrapy对接Selenium
  • 13.9-Scrapy对接Splash
  • 13.10-Scrapy通用爬虫
  • 13.11-Scrapyrt的使用
  • 13.12-Scrapy对接Docker
  • 13.13-Scrapy爬取新浪微博
  • 14-分布式爬虫
  • 14.1-分布式爬虫理念
  • 14.2-Scrapy-Redis源码解析
  • 14.3-Scrapy分布式实现
  • 14.4-Bloom Filter的对接
  • 15-分布式爬虫的部署
  • 15.1-Scrapyd分布式部署
  • 15.2-Scrapyd-Client的使用
  • 15.3-Scrapyd对接Docker
  • 15.4-Scrapyd批量部署
  • 15.5-Gerapy分布式管理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• 2.5.1 基本原理
  • 2.5.2 代理的作用
  • 2.5.3 爬虫代理
  • 2.5.4 代理分类
  • 1. 根据协议区分
  • 2. 根据匿名程度区分
  • 2.5.5 常见代理设置

Was this helpful?

2.5-代理基本原理

我们在做爬虫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最初爬虫正常运行,正常抓取数据,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,然而一杯茶的功夫可能就会出现错误,比如 403 Forbidden,这时候打开网页一看,可能会看到 “您的 IP 访问频率太高” 这样的提示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网站采取了一些反爬虫措施。比如,服务器会检测某个 IP 在单位时间内的请求次数,如果超过了这个阈值,就会直接拒绝服务,返回一些错误信息,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封 IP。

既然服务器检测的是某个 IP 单位时间的请求次数,那么借助某种方式来伪装我们的 IP,让服务器识别不出是由我们本机发起的请求,不就可以成功防止封 IP 了吗?

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代理,后面会详细说明代理的用法。在这之前,需要先了解下代理的基本原理,它是怎样实现 IP 伪装的呢?

2.5.1 基本原理

代理实际上指的就是代理服务器,英文叫作 proxy server,它的功能是代理网络用户去取得网络信息。形象地说,它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。在我们正常请求一个网站时,是发送了请求给 Web 服务器,Web 服务器把响应传回给我们。如果设置了代理服务器,实际上就是在本机和服务器之间搭建了一个桥,此时本机不是直接向 Web 服务器发起请求,而是向代理服务器发出请求,请求会发送给代理服务器,然后由代理服务器再发送给 Web 服务器,接着由代理服务器再把 Web 服务器返回的响应转发给本机。这样我们同样可以正常访问网页,但这个过程中 Web 服务器识别出的真实 IP 就不再是我们本机的 IP 了,就成功实现了 IP 伪装,这就是代理的基本原理。

2.5.2 代理的作用

那么,代理有什么作用呢?我们可以简单列举如下。

  • 突破自身 IP 访问限制,访问一些平时不能访问的站点。

  • 访问一些单位或团体内部资源,如使用教育网内地址段免费代理服务器,就可以用于对教育网开放的各类 FTP 下载上传,以及各类资料查询共享等服务。

  • 提高访问速度,通常代理服务器都设置一个较大的硬盘缓冲区,当有外界的信息通过时,同时也将其保存到缓冲区中,当其他用户再访问相同的信息时, 则直接由缓冲区中取出信息,传给用户,以提高访问速度。

  • 隐藏真实 IP,上网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隐藏自己的 IP,免受攻击,对于爬虫来说,我们用代理就是为了隐藏自身 IP,防止自身的 IP 被封锁。

2.5.3 爬虫代理

对于爬虫来说,由于爬虫爬取速度过快,在爬取过程中可能遇到同一个 IP 访问过于频繁的问题,此时网站就会让我们输入验证码登录或者直接封锁 IP,这样会给爬取带来极大的不便。

使用代理隐藏真实的 IP,让服务器误以为是代理服务器在请求自己。这样在爬取过程中通过不断更换代理,就不会被封锁,可以达到很好的爬取效果。

2.5.4 代理分类

代理分类时,既可以根据协议区分,也可以根据其匿名程度区分,下面分别总结如下:

1. 根据协议区分

根据代理的协议,代理可以分为如下类别:

  • FTP 代理服务器,主要用于访问 FTP 服务器,一般有上传、下载以及缓存功能,端口一般为 21、2121 等。

  • HTTP 代理服务器,主要用于访问网页,一般有内容过滤和缓存功能,端口一般为 80、8080、3128 等。

  • SSL/TLS 代理,主要用于访问加密网站,一般有 SSL 或 TLS 加密功能(最高支持 128 位加密强度),端口一般为 443。

  • RTSP 代理,主要用于 Realplayer 访问 Real 流媒体服务器,一般有缓存功能,端口一般为 554。

  • Telnet 代理,主要用于 telnet 远程控制(黑客入侵计算机时常用于隐藏身份),端口一般为 23。

  • POP3/SMTP 代理,主要用于 POP3/SMTP 方式收发邮件,一般有缓存功能,端口一般为 110/25。

  • SOCKS 代理,只是单纯传递数据包,不关心具体协议和用法,所以速度快很多,一般有缓存功能,端口一般为 1080。SOCKS 代理协议又分为 SOCKS4 和 SOCKS5,SOCKS4 协议只支持 TCP,而 SOCKS5 协议支持 TCP 和 UDP,还支持各种身份验证机制、服务器端域名解析等。简单来说,SOCK4 能做到的 SOCKS5 都可以做到,但 SOCKS5 能做到的 SOCK4 不一定能做到。

2. 根据匿名程度区分

根据代理的匿名程度,代理可以分为如下类别。

  • 高度匿名代理,高度匿名代理会将数据包原封不动的转发,在服务端看来就好像真的是一个普通客户端在访问,而记录的 IP 是代理服务器的 IP。

  • 普通匿名代理,普通匿名代理会在数据包上做一些改动,服务端上有可能发现这是个代理服务器,也有一定几率追查到客户端的真实 IP。代理服务器通常会加入的 HTTP 头有 HTTP_VIA 和 HTTP_X_FORWARDED_FOR。

  • 透明代理,透明代理不但改动了数据包,还会告诉服务器客户端的真实 IP。这种代理除了能用缓存技术提高浏览速度,能用内容过滤提高安全性之外,并无其他显著作用,最常见的例子是内网中的硬件防火墙。

  • 间谍代理,间谍代理指组织或个人创建的,用于记录用户传输的数据,然后进行研究、监控等目的代理服务器。

2.5.5 常见代理设置

  • 使用网上的免费代理,最好使用高匿代理,使用前抓取下来筛选一下可用代理,也可以进一步维护一个代理池。

  • 使用付费代理服务,互联网上存在许多代理商,可以付费使用,质量比免费代理好很多。

  • ADSL 拨号,拨一次号换一次 IP,稳定性高,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在后文我们会详细介绍这几种代理的使用方式。

由于涉及到一些专业名词知识,本节的部分内容参考来源如下:

Previous2.4-会话和CookiesNext3-基本库的使用

Last updated 5 years ago

Was this helpful?

代理服务器 维基百科:

代理 百度百科: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 代理服务器
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 代理 / 3242667